http://www.haihanlaw.com/data/upload/202105/20210522101955_753.jpg

企业法讯

The Laster Infoemation

首页 > 企业法讯 > 企业法讯

企业法讯 | 企业倒闭“背锅侠”?职业闭店人迎来末日

作者:知识产权事务部

640.gif

image.png

今日精选

Feb. 2025

  • 近年来,“职业闭店人”现象频发,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2025年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旨在重拳整治“职业闭店人”等市场乱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企业家们,您了解“职业闭店人”吗?您的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应对《办法》的准备?本文将为您深入解读相关内容,并为您提供应对策略,帮助您规避风险,合规经营。



01

什么是“职业闭店人”?




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的公司计划关店、跑路方法,并接手处理后续维权问题的群体。他们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转移资产等手段,帮助商家逃避债务和法律责任,同时诱导消费者接受不公平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侵害消费者权益。他们主要活跃在预付式消费行业,例如美容美发、健身、教育培训等,这些行业往往需要消费者预先支付一定金额才能享受服务,一旦企业倒闭,消费者往往难以获得预先充值的款项。


image.png



02

“职业闭店人”的“求生通道”是什么?





“职业闭店人”不可能不给自己设置一条求生通道,以规避在盘下经营不善、计划闭店的公司后所面临的巨额赔偿。他们通常会采取以下方式完成“求生”:


第一招:移花接木


“职业闭店人”将会通过在学员群内告知拟闭店的情况,并且会提前联系好一些缺乏顾客,又希望低成本获客的店铺达成合作。比如,当“职业闭店人”盘下一个快要倒闭的瑜伽店时,他可能会尝试联系附近缺乏学员的街舞店,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他将告知学员:尚未在瑜伽店内消费完的余额,可以在街舞店内继续上课。尽管可能课程服务并不是消费者一开始想要的,但是为了尽量降低损失,一部分消费者仍然会考虑接受这种方案。街舞店在承担相应的亏损过后,仍有可能转化一部分消费者作为长期客源,因此也可以接受。


第二招:金蝉脱壳


在实践当中,职业闭店人会通过诱导法律意识不强的人员担任准备倒闭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东(即“背债人”),自己将退居幕后继续榨干剩余利益。闭店人将和背债人签订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免还协议”,约定即便背债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但无需背债人承担任何债务。但事实上,这样的协议往往无效,背债人除了承担还款责任以外,还可能拿不到任何报酬。


第三招:漫天过海


如果实在无法处理债务,职业闭店人将会以最短的时间虚构债权债务报表及清算报告,从而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公司注销登记程序。一旦公司被注销登记,那么消费者也往往只能放弃向店铺追偿剩余的预充值款项了。


image.png




03

“职业闭店人”的“末日”




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职业闭店人的“逃生通道”已经逐渐被关闭。


首先,从实体法律方面,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其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无论是转让注销公司、转移资产还是故意失联,都可能会被认定为逃避债务的行为,公司股东将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为消费者从实体法律层面追究店铺责任提供了法律基础。


其次,从程序方面,在2025年2月10日施行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有证据证明申请人明显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股东、注册资本或者注销公司等方式,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或者规避行政处罚,可能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司登记机关依法不予办理相关登记或者备案,已经办理的予以撤销。”该法条除了限制了恶意注销的办理,明确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可以不予办理注销登记以外,还有有一个重大突破,那就是公司可以“起死回生”了。如果企业属于恶意注销、倒闭的,已经办理过注销登记的公司会予以撤销,公司将恢复成未注销的状态,执业闭店人将无法再通过“瞒天过海”的方式逃避责任了。


综上所述,如果您是拟倒闭的企业家,请不要再和职业闭店人进行合作,否则将可能与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您是受害的消费者,请积极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将恶意闭店的商家“绳之以法”。如果您有任何相关法律问题的,欢迎向本所律师进行咨询!


image.png


  相关法规 丨 Regulations 


《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条


有证据证明申请人明显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股东、注册资本或者注销公司等方式,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或者规避行政处罚,可能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司登记机关依法不予办理相关登记或者备案,已经办理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修订)》 第二十三条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利用其控制的两个以上公司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各公司应当对任一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最近浏览:

TO TOP

深圳龙岗区律师,企业法律顾问律师,深圳法律咨询

关注“海涵律师事务所”公众号

及时获取实时专业的法律资讯信息

以及对外公开培训课程

vivi二维码-03.png

课程报名以及业务咨询

粤ICP备17047365号    Powered by祥云平台    技术支持:华企网络  Copyight    海涵律师事务所专注于企业法律服务